一副银框金属眼镜,一头利落的短发,透出她的严谨干练;亲切的笑容、温柔的话语,又显出她的平易近人,她就是我校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之一、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副教授——宁仁霞。
入职以来,宁仁霞主持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授权专利6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求索不止,逐梦芳华。
在沉淀中打磨
研究课题、论证项目、走访企业……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一名科研工作者,宁仁霞一直致力于以科学力量推进教研进步。宁仁霞主要研究方向是电磁超表面以及集成电路设计,主攻驱动型芯片的隔离电路设计。
谈到做科研的感受,她说:“头几年做科研,每当论文被接收或者成果被大家认可的时候,自己心里会开心激动好久。随着时间的沉淀就会慢慢发现,那些认可和荣誉都是努力付出的结果。一个好的研究项目或一篇好的论文,最快也需要花费一年时间来反复修改和打磨,”宁仁霞表示,付出就会有回报,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心境会随着经历慢慢沉淀,最后看清内心深处的方向标,沿路前行。
爱与责任当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理由,宁仁霞选择并坚持在电子信息研究方向深耕细作,个中缘由不可胜言。“首先我很喜欢这个领域,选择在电子信息领域继续做教学和研究工作也是我的兴趣使然。”谈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她的眼中满是光。热爱是她坚持的动力源泉,也是抵御一切困难的秘密武器,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过困难,但她总能化困难为动力。“遇到困难首先不畏惧不躲避,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当遇到特别难解决的问题时,宁仁霞喜欢采用“迂回战术”,也就是把事情暂时搁置下来,过段时间有了灵感再回头看就会轻松许多。
宁仁霞空闲时间常和办公室的同事们聊天,“每当我在工作中出现懈怠时,看到其他同事的良好状态,总能迅速地调整自己,并且团队内有不同的分工,可能自己的一个小差错就会拖住整个团队的研究进度,所以不能单打独斗,‘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不管是在高校还是企业,团队协作永远都有优势,宁仁霞所在的智能微系统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也为她坚持做科研提供了动力。
用心感悟美好生活
宁仁霞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教学也好,科研也好,家庭也好,都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会存在三者如何平衡的问题,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女教师来说,压力可能会更大一点。”宁仁霞说道。
“我个人的做法是把工作跟家庭的时间分割开来,白天上班的时间认真工作,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留给孩子,等到孩子休息了再继续完成白天的任务。”聊到孩子时,她的神情不自觉地流露出作为母亲的温柔,眼角都带着淡淡的笑意。尽管在时间上分配上有众多无奈,宁仁霞丝毫没有忽略对家人的爱,她时常和丈夫分享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也没有缺少,因此每每谈到自己的家庭,她面上总是带着笑意。
宁仁霞对未来充满着向往和憧憬,“除了继续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我还想从其他方面提升自己,比如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且拿下专业证书,这对个人成长和教学都有帮助,也是我个人兴趣爱好。”
教书人也是“引路人”
在宁仁霞的眼中,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她不把自己当成传授知识的教书人,而是比作“引路人”。
“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局限于课本知识,注重打开学生的思路和思维,成立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做一些入门级的科研工作,帮助学生在科研道路上找寻方向。”在指导学生方面,宁仁霞从不拘泥于课堂或课本,她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宁仁霞表示,教学相长,另一方面自己也能从学生身上受到启发,她解释道:“学生们经常会有问题拿过来和我交流,当得知他们的想法时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事物都非常新鲜,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会反过来启发到我。所以我认为教学和科研始终是两者并重、相辅相成的。”
作为师者,宁仁霞认为,最主要的是要能够激发或者保护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学生只要对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实不需要去鞭策督促,他们会自发地学习而不是带着任务去学习。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当老师最主要的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宁仁霞从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总结出来,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学习能力,也不是学习时间,而是没有目标感和方向感,这时老师要去适当地引领学生,让他们清楚自己的目标,也就是做他们的“引路人”。
(撰稿:融媒体中心 程冯敏 曹美贤;摄影:融媒体中心 李小丫;视频:融媒体中心 彭卓越、刘志玲;审核:宣传部 徐德平;责任编辑:宣传部 赵睛)